企业研发活动统计知识(深圳市)20240628
常见问题
(一)企业研究开发项目情况(607-1表)
1.填报的项目为全部研发项目。填报范围为当年有经费投入的全部研发项目,包括自研项目、合作项目、委外项目、受托项目。
注意:不要将项目合并填报,应按企业的实际项目逐一填报。
2.项目名称填写要规范。按企业研究开发项目的立项计划书、项目任务书或项目合同书等有关立项资料中的项目名称填写。一般应与企业研究开发会计科目或向税务部门提供的研究开发辅助账中归集的项目具体名称对应。
注意:项目名称不得少于5个汉字,尽量不使用繁体字;项目名称不得含有空格、英文引号、标点符号等字符,如<>、《》、“”、’、'、/等符号。
3.项目当年成果形式。按重要程度选择项目当年最主要的成果形式并按相应的代码填写。
注意:一个项目有多种成果形式(如既申请了发明专利,又申请了实用新型专利或外观设计专利),应选择能代表该项目最高技术水平的成果形式(如发明专利)填报。
4.项目技术经济目标。指项目立项时确定的技术经济目标。若一个项目有两个及以上的技术经济目标,应按重要程度选择最主要的技术经济目标填写。
注意:项目技术经济目标与项目成果形式要匹配。
5.项目起始日期。填写项目列入企业计划或签订协议后、有组织进行研究开发的年月,即开始动用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研究开发项目的年月。
注意:项目起始日期为6位编码,其中前4位为年份,后2位为月份(1月至9月必须在数字前补0)。
6.项目完成日期。填写项目技术鉴定的年月,为6位编码,其中前4位为年份,后2位为月份(1月至9月必须在数字前补0)。
注意:如项目至当年底仍在继续进行,填写预期完成时间;如项目年内以失败告终,填写000000;如项目未鉴定就投产,填写投产时间。
7.跨年项目时间一般不超过5年。项目起始日期与完成日期跨度一般要少于5年,新药研制等特殊研发项目例外。
8.跨年项目当年所处主要进展阶段。指的是跨年项目在报告期内处在研发的哪个阶段。
注意:一项目开始于2022年5月,结束于2023年2月,3月开始生产,原则上也应该选择“中试阶段”。因为研发2月结束了,项目也就结束了,后面是生产阶段的事,时间再长也与这个项目无关,故不选“试生产阶段”。
9.项目研究开发人员。指报告期内企业编入研究开发项目并实际从事研究开发活动的人员。该指标应与企业有关研究开发会计科目或辅助账中人员人工费子科目里参加该项目人员对应。
注意:研发人员同时参加两个及以上研发项目时,每个项目都要把这个人算进去。因此,项目研发人员合计可能大于企业实际的研发人员数量。
10.项目人员实际工作时间。指报告期内企业研究开发项目中研究开发人员实际工作的时间总和,按月计算。
逻辑审核:607-1表“项目人员实际工作时间(9)”合计 ≤ 607-2表“研究开发人员合计(1) ”×12个月
注意:此数为累计数,对同时参加两个及以上项目的人员,应按项目分别计算工作时间,但一个人在1年内的实际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2个月。如:某研发项目有2个研究开发人员,他们的工作时间分别为9个月和12个月,则该项目人员实际工作时间=1×9+1×12=21(人月)。
项目 | 参加项目人员 | 实际工作时间(月) | 项目人员实际工作时间(人月) | |
A | 2人 | 甲 | 9 | 21 |
乙 | 12 | |||
B | 2人 | 甲 | 3 | 15 |
丙 | 12 | |||
合计 | 4人 | 36 | 36 |
注:假设企业有3个研发人员,2个研发项目,其中1个研发人员参与了2个研发项目。
11.项目经费支出。指报告期内企业用于研究开发项目的实际经费支出,包括人员人工费用、直接投入费用、折旧费用与长期待摊费用、无形资产摊销费用、设计费用、装备调试费用与试验费用、委托外部研究开发费用及其他费用。该指标应与企业有关研究开发会计科目或辅助账中项目有关费用对应。
逻辑审核:607-1表“项目经费支出(10)”合计≤607-2表“研究开发费用合计(7)”
注意:填报的是当年实际投入的经费,而不是立项经费。
12.政府资金。指报告期内企业研究开发项目中使用的从政府有关部门获得的研究开发经费合计,包括科技专项费、科研基建费、政府专项基金和补贴等。
注意:项目来源为政府部门科技项目时,政府资金应该要大于0;往年收到今年使用的政府资金也需要填报。
13.项目经费支出中用于科学原理的探索发现。填报的是研发项目中用于纯基础研究、定向基础研究、原理性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底层算法、原创药的药理研究、新材料的探索和实验性研究等部分的经费支出。既包括自主开展的,也包括委托高校、研究机构和其他企业开展的。
注意:如不能精确统计相关数据,可以估算大概的比例来填报。如果是企业自主开展,一般来说607-2表“博士毕业”应有数。
(二)企业研究开发活动及相关情况(607-2表)
1.标注“*”号的指标限工业企业填报,服务业、建筑业企业免报。
2.研究开发人员合计。指报告期内企业参加研究开发活动的人员合计。该指标应与企业有关研究开发会计科目或辅助账中人员人工费子科目里涉及的全部人员对应。一般来说研发人员超过100人的企业,研发人员占从业人员比重不超过50%,服务业企业占比可适当提高。
注意:由于607-1表中项目人员可重复填报,因此不要将607-1表的项目人员合计视为企业实际研发人员合计。
3.本科毕业及以上人员不要漏填。必须大于等于机构人员中博士和硕士毕业的人数(5≥24+25)。
4.研究开发费用合计。指报告期内企业用于研究开发活动的费用合计,包括人员人工费用、直接投入费用、折旧费用与长期待摊费用、无形资产摊销费用、设计费用、装备调试费用与试验费用、委托外部研究开发费用及其他费用。该指标应与企业有关研究开发会计科目或辅助账中研究开发费用对应。
逻辑审核:企业研究开发活动及相关情况(607-2表)中“研究开发费用合计(代码7)”≥工业企业财务状况(B603-1表)或成本费用(B603-2表)、服务业企业财务状况(F603表)、建筑业企业财务状况(C603表)中的“研发费用”(代码331)。如果大于,相差不要太大。
注意:研究开发费用合计占营业收入比重一般不超过20%,服务业企业占比可适当提高。
5.研究开发费用合计中其他费用占比不宜过大。一般不大于研究开发费用合计的10%。
6.当年形成用于研究开发的固定资产。指报告期内企业形成用于研究开发的固定资产原价。
7.当年形成用于研究开发的固定资产中仪器和设备。指报告期内企业形成用于研究开发的固定资产中的仪器和设备原价。
注意:对研发与生产共用的固定资产应按比例进行分摊,其中仪器和设备一般按使用时间进行分摊,建筑物一般按使用面积进行分摊。用于研发的资产才统计,用于生产的不算。仅填报当年形成的,不包含以往年份形成的研发资产,以当年入账的为准。
8.研究开发费用合计+当年形成用于研究开发的固定资产≥来自企业自筹+来自政府部门+来自银行贷款+来自风险投资+来自其他渠道
9.研究开发支出资金来自政府部门。指报告期内企业从政府有关部门获得的研究开发经费合计,包括科技专项费、科研基建费、政府专项基金和补贴等。
注意:如项目表中有来源为政府部门科技项目的,则这里不应为空。填报的是当年实际使用的政府资金,不包含政府用于其他目的资金。往年收到今年使用的也需要填报。
10.申报加计扣除减免税的研究开发支出。指报告期内企业实际用来申报研发加计扣除减免税政策的研究开发经费。该指标应与向税务部门申报的有关研发加计扣除减免税备案表或归集表中的允许扣除的研发费用合计一致。
注意:填报的是用来申报研发加计扣除减免税政策的研究开发经费。
11.加计扣除减免税金额。指报告期内企业按有关政策和税法规定税前加计扣除的研究开发活动费用所得税。
注意:填报的是申请到的减免税额。加计扣除减免税金额=申报加计扣除减免税的研究开发支出×企业所得税税率(企业所得税税率:一般企业为25%,国高企业为15%,特殊税率企业按实际税率)
12.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金额。指高新技术企业按照国家有关政策依法享受的企业所得税减免额。
注意:1.尚未得到2023年减免税额的企业,可按2022年实际减免税额填报;2.2023年成为国高的企业,填2023年的预估数。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金额=企业应纳税所得额×10%(非高企企业所得税税率25%-高企企业所得税税率15%)
13.期末机构数。指截至报告期末企业在境内自办的研究开发机构数量。企业办研究开发机构指企业自办(或与外单位合办),管理上同生产系统相对独立(或单独核算)的专门研究开发活动机构,如企业办的技术中心、研究院所、开发中心、开发部、实验室、中试车间、试验基地等。
逻辑审核:“期末机构数、机构人员、机构经费、期末仪器和设备原价”四个指标必须全部有数,才视为有研发机构,缺一不可。
注意:企业自己设立的研发部、开发部、实验室等都算研发机构,不需要政府审批。机构人员不能小于5人。同一个机构被国家或省级有关部门同时认定为国家级或省级技术中心的,应按一个机构填报。与外单位合办的研发机构若主要由本企业出资兴办,则由本企业统计,否则应由合办方统计。不含企业在国外或港澳台设立的研发机构数。
14.当年专利申请受理数和发明专利申请数不要填错。专利申请数和发明专利申请数都是当年申请并被受理的专利数量。不要误将全部专利当作发明专利,将申请专利当作拥有专利。要注意投入与专利的匹配性。
15.期末有效发明专利数。指截至报告期末企业拥有的还在有效期内的发明专利数量。
注意:有效发明专利数是累计数,不是当年获得数。由于是累计数,因此数据一般是递增的,两年不要相差过大。
16.期末有效发明专利数中已被实施数不要漏填。
17.新产品销售收入。指报告期内企业销售新产品实现的销售收入。新产品是指采用新技术原理、新设计构思研制、生产的全新产品,或在结构、材质、工艺等某一方面比原有产品有明显改进,从而显著提高了产品性能或扩大了使用功能的产品。新产品既包括经政府有关部门认定并在有效期内的新产品,也包括企业自行研制开发,未经政府有关部门认定,从投产之日起一年之内的新产品。
注意:工业企业不要漏填。
18.期末拥有注册商标。指截至报告期末企业累计拥有的注册商标件数。
注意:包括在境内和境外注册的商标件数。同一件商标在境内外同时注册时只统计一件。
19.发表科技论文。指报告期内企业立项的研究开发项目产生的,并在有正规刊号的刊物上发表的科技论文数量。
20.形成国家或行业标准。指报告期内企业在自主研究开发或自主知识产权基础上形成的经有关部门批准的国家或行业标准项数。
注意:参与制定的也算。
填报步骤
第一步:进入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采集处理系统,找到607-1企业研究开发项目情况(或6 07-2企业研究开发活动及相关情况表,原则上先填607-1表),点击“填报”,进入填报界面。
第二步:在607-1表下方,添加行和删除行的方式可以鼠标点击右键,或者可点击添加目录/分组来添加行,鼠标移到表格后放可删除行。
第三步:点击“审核”,无错误提示,点击“暂存”。
第四步:待607-2企业研究开发活动及相关情况填报并审核后,再点击“上报”。
填报表式和依据
(一)报表表式
(二)填报依据
企业根据有关研究开发会计科目或向税务部门提供的有关研究开发辅助账填报相关指标数据。
如果企业设立有研究开发会计科目,同时也建有研究开发辅助账,研发费用原则上从研究开发会计科目取数。
企业研发活动统计范围、内容
表 号 | 表 名 | 统计范围 |
L111表 | 重点企业研发及相关情况 | 有关部门认定的国家级技术中心所在企业 |
607-1表 | 企业研究开发项目情况 | 规模以上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企业法人单位;特、一级总承包,一级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规模以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科研育种相关企业法人单位的全部研究开发项目 。 |
607-2表 | 企业研究开发活动及相关情况 | 规模以上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企业法人单位;特、一级总承包,一级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规模以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科研育种相关企业法人单位。 |
117表 | “四下”企业研究开发活动及相关情况 | 国家统计局抽中的规模以下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企业法人单位。 |
业务咨询电话
单位名称 | 咨询电话 |
深圳市统计局 | 88120150、88120786 |
罗湖区统计局 | 25666316 |
福田区统计局 | 83752500 |
南山区统计局 | 26542458 |
宝安区统计局 | 29996536 |
龙岗区统计局 | 28948789 |
盐田区统计局 | 25214864 |
龙华区统计局 | 21077924 |
坪山区统计局 | 84622641 |
光明区统计局 | 88211691 |
大鹏新区发展和财政局 | 28336831 |
深汕特别合作区统计局 | 22100816 |